作者:Bear / 建中電研、台大計研
Guava 請我幫忙準備三十分鐘的音樂,用於 Bird 追思禮拜親友入場時背景播放。
我幫忙翻了翻 Bird 留在家裡櫃子裡的 CD … 以及看看他 Spotify 播放歌單最近播放的音樂,整理了用於追思禮拜的曲目。
昨天 (5/3),參加了台北大學校友管樂團 2025 音樂會。原本 Bird 會跟團員們一起上場演出,不過三月發生的事件,讓這次的音樂會成了又一場的追思音樂會。
音樂會前的曲目解說與曲目安排,給了我動力,回來後花些時間,也整理一版我的「曲目解說」。
以下是這些曲目彙編而成的 Spotify 播放清單與演奏版本,給喜愛音樂的朋友們參考: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playlist/14z54jwc8psaFJ9HZsGYe5?si=d76dad6441034c9d
1. Aria(《郭德堡變奏曲》,BWV 988)- 變奏主題
這是巴哈最著名的變奏曲。
這首曲子想到我從高中認識 Bird 以來的點點滴滴、跟學弟妹的互動、他的博學多聞、多才多藝才華洋溢、高高帥帥的 Bird;孩子們出生以後,陪伴並疼愛孩子的好爸爸。工作上通曉軟硬體知識、執著又靈活、實作能力一流的天才工程師。喜愛攝影、音樂、登山、露營,交遊廣闊,認真生活的 Bird。
2. II. Andante(《布蘭登堡協奏曲 第二號》,BWV 1047)
《布蘭登堡協奏曲》是 Bird 參加樂團演奏競賽得獎的作品;除了光輝亮麗之外,這組樂曲也有溫柔內斂的一面。
這個段落有如溫柔的羽翼,靜靜地包圍看顧著 Bird
3. Contrapunctus 1(《賦格的藝術》,BWV 1080)
《賦格的藝術》是音樂工程的鉅作。巴哈建構起高聳入雲、一直穿透到今日的作品。揉合理性與美麗、衝突與和諧、複雜與簡單,蘊含並衍生出開天闢地能量的作品。以此作為 Bird 專業追求境界的象徵。
Bird 是喜愛巴哈音樂的天才工程師,希望他會喜歡這樣的安排。
4. Fugue No. 6 in D Minor(《平均律鍵盤曲集 第一冊》,BWV 851/2)
如同 Bird 工作之外的豐富生活。仍是多行多緒、交織而行。
這段曲子也是賦格曲,但跟前一段《賦格的藝術》 相比,更顯溫暖,也更有個性…
5. II. Air(《D大調管弦組曲》,BWV 1068)
世上最美好的樂曲之一
6. Sarabande(《第五號大提琴組曲》,BWV 1011)
以此曲表達哀傷與失落。
7. Prelude No. 1 in C Major(《平均律鍵盤曲集 第一冊》,BWV 846/1)
Pollini 彈的平均律第一冊第一曲。
歸零 – 0xFF : MIDI Reset。
8. Aria [Da capo](《郭德堡變奏曲》弦樂三重奏改編版,BWV 988)
郭德堡變奏曲主題開始後,接著是三十二段豐富多樣的變奏;最後再回歸原始主題結束。查了一下,這應該是巴哈在這變奏曲中獨特的安排。
同樣的主題,但與開頭的鋼琴不同、這一段重現變奏主題,由弦樂三重奏演出。
每個人在世上的這一遭,不也都是如此 ? 最後一刻,在我們心裡的某個部分,應該都會希望能回到最初的起點。 相同、但也永遠不再相同。
如果說第一段變奏曲主題是封面,這次的主題重現就是封底。
變奏曲頁闔上之後
9. Prelude in G Major(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– 鋼琴改編版)
無伴奏大提琴組曲,第一部組曲的前奏曲。
聽到這曲就想到在拉大提琴的 Bird… 一直以來都是如此,也將繼續如此。
提琴手已經不在,這是北歐鋼琴家 Vikingur Olafsson 演奏的鋼琴改編版。或許這是 Bird 在天上演奏此曲,在我們熙熙攘攘世間的回聲。
10. Étude No. 3: Ballade
最後一曲,當代亞美尼亞裔的鋼琴/作曲家 Marie Awadis 的作品。
不再是 Bach 的音樂。這是給 Bird 與想念著 Bird 的家人、朋友們的慰問與祝福。
後記
身為 0~22 歲、戀愛學分差一些些就要「掛蛋」畢業的社團學弟,看著多才多藝又高高帥帥的 Bird 學長,在忙碌的大學生活,認真一往無前的追逐著生活中的美好學妹。每每偶遇短暫挫折,就豪邁邀約同學好友(我的學長)上山下海、環島、觀星、喝酒歡笑… 下星期社辦再見,又是一條好漢。
跟只能瑟瑟躲在愛樂社辦,聽著巴爾托克跟各種現代音樂為伍的學弟我相比,我真的只能甘拜下風(默默羨慕)…
唯一能跟你比拚的樂趣,就是在社辦拿著巴爾托克無伴奏小提琴的賦格曲跟你獻寶,然後看你像是誤吞過期雞蛋,埋怨說「這哪是賦格」的表情…
大學畢業後,雖然還是三不五時聚會見面,卻也蠻久沒有聊音樂了。
對愛樂者來說,音樂是文明藝術的瑰寶,也是特殊而親密的溝通媒介,承載著生命歷程中的情感跟回憶。
在你的追思禮拜,我很乖巧的沒有摻進任何一首 Bartok 的曲子,只有偷偷塞進同為匈牙利音樂家的大提琴家 Janos Starker 演奏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。如果你跟 Bach 合奏、討教音樂學識,或是修理管風琴覺得膩了,或者時間很多足以分一些心,有空的話,還請替我跟 Bartok 打個招呼。
追思禮拜上,鳥弟準備了愛鳥的你所拍攝,許多鳥兒飛翔的照片,搭配著音樂,精心製作成一段影片。
音樂真的很神奇,我能感覺到在場所有人的屏息與呼吸。
雖然沒有人特別提起,又因時間安排,這三十二分鐘的音樂投影片,只播到郭德堡變奏曲的主題再現;不過我知道,當天在場的大家,還是喜歡這些音樂的。
我們讀過同一所高中、同一所大學,又參加同樣的社團。在你的追思禮拜,我見到好多好久不見的學長姐、朋友、學弟妹。這讓我後來總想著:早知道應該準備好錄影機,蹭蹭你的追思禮拜。在大家離開的出口,跟認識的朋友與學長姐們一一握手、擁抱、感恩並道別,其實蹭不蹭不太重要(我可是連追思網站都蹭了兩篇)。在我心裡,3/29 當天,我已經辦完了自己 60%+ 的追思活動了…
後來,我們一群 CRC/FGISC/CKEISC 的朋友們,直接包下台大旁邊的女巫店整個下午。
一如往常的社團聚會。熱鬧而溫馨。

■ 提前一天到會場,確認音響與設備狀況

■ CRC 朋友們在女巫店

1. 《郭德堡變奏曲》 – Aria

2. 《布蘭登堡協奏曲 第二號》 – II. Andante

3.《 賦格的藝術》 – Contrapunctus 1

4. 《平均律鍵盤曲集 第一冊》BWV 851/2 – Fugue No. 6 in D Minor

5.《D大調管弦組曲》BWV 1068 – II. Air

6. 《第五號大提琴組曲》BWV 1011 – Sarabande, 這是 Janos Starker 第五次錄製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。

8.《郭德堡變奏曲》弦樂三重奏改編版 BWV 988 – Aria [Da capo]
10. 《Étude No. 3: Ballade》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