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英明 / 建中絃樂社同學
今年 2 月 21 日,我和子凌在 LINE 上簡短聊了一下;約好等我三月出差回來,見個面。
3 月 7 日早上,我搭上飛機回台,但子凌卻沒能等到我班機落地。
說起來,這幾年我們見面的次數沒有很多,大概就是音樂會上見到,寒暄幾句。不過,這三十年來,我們相似之處還不少:高一時,我們都以新手之姿進入建中弦樂社;子凌選了大提琴,我選了中提琴。從新手開始練,練到可以拉布蘭登堡第三號。
後來我們都進了台大,畢業後都進了科技業,然後在差不多那幾年進到新創圈混,又在差不多時間,跳槽改玩銅管樂器。
不過,我們唸的是不同科系,在不同公司工作,在不同的樂團演奏。高中畢業後,彼此就像兩條平行線,雖然軌跡類似,但一直沒有什麼交集。
二月初巧遇子凌,聽到他打算換工作,有興趣來我公司談談。我心裡面是有些期待的,覺得也許平行了三十多年的兩條線,又有機會交集,也許明年尾牙,可以搞個大叔二重奏什麼的。
3 月 8 日清晨我下了飛機,看到朋友傳來的訊息;我知道,這些都不會發生了。
我們高中畢業後唯一一次的同台,好像就是建中三十重聚那次;跟學弟樂隊同台表演。我常常跟同學玩笑說:台上四位學長,兩位是弦樂社出來的冒牌貨。現在回想起來,還好當時厚著臉皮,拗學弟弄了這場活動,又厚著臉皮參與了演出。
希望子凌一路飛好,可以的話,不要忘了繼續練法國號。
■ 影片主要相關部分,從 27 分 45 秒左右開始,到 33 分 50 秒左右

■ 2021 年 12 月 建中 43 屆三十重聚,與學弟同台演出
發佈留言